資料來源: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1/5871036.shtml
【聯合報╱記者李蕙君/台東報導】 2010.09.26 03:44 am
暴牙怪魚.jpg
這隻被漁民捕獲的暴牙怪魚,原來是罕見的「星斑叉鼻魨」。
圖/賴姓漁民提供

大武鄉漁民前天捕獲一條暴牙怪魚,嘖嘖稱奇,專家判定是罕見的「星斑叉鼻魨」,雖然生長環境廣闊,卻不易見到,近幾年更難發現。專家呼籲,這種魚有毒,漁民捕獲別輕易食用,可送到研究單位,對魚類研究資訊很有幫助。

「這條魚怎麼暴牙?」大武鄉賴姓漁民前天中午在大武鄉加津林區外海距岸1至2浬處,捕獲一條長相奇怪的魚,他認為這魚像極河魨,但滿嘴暴牙,魚販不懂,他捕魚20多年的父親及鄰近老漁民們,也從未看過這種魚。

賴姓漁民說,大夥議論紛紛,推測這怪魚應該是河魨的一種,應該有毒,魚販不敢買,他也不敢吃,當天下午乾脆將牠流放回海中。

國家實驗研究院台灣海洋科技研究中心研究員陳正平,看過賴姓漁民所拍的照片後,確認「暴牙怪魚」其實是「星斑叉鼻魨」,與一般所稱的河魨不同屬。

陳正平指出,這種魚分布在印度洋至太平洋,主要生活區在珊瑚礁或岩礁的沙地上,可見其在沙地挖凹窩棲息,不過都是單獨出沒,不會成群,很少見,最長可以長到120公分,所以也容易被捕捉;以往他在墾丁偶爾還會發現牠的行蹤,這幾年未再見過。

陳正平說,漁民捕的是成魚,此種魚有毒,千萬不要亂吃,他也沒在魚市場見過這類魚貨;而星斑叉鼻魨幼體漂亮,與成年體差異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cksaleok 的頭像
    jacksaleok

    國考資訊處理工作室(高考二級資訊處理/高考三級資訊處理/調查局三等/關務人員三等/地方特考三等)

    jacksaleo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