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第一章 資訊管理的基本概念與觀點

1-1 21世紀湧現的網路經濟體系與商業契機

一、資訊與通訊科技(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資訊與通訊科技的績效/價格比不斷的提昇

()全球化網路的連結

()無線網路經濟體系形成另一個潛力無窮的商機

ICT的演進與影響

※新ICT對經濟、產業和企業的影響

MIS人員必須具備的主要技能

MIS的主要四種技能與主要的支援課程

※企業的資訊價值鏈模式(Information Value Chain Model)

※資訊系統的當代觀點

※管理控制的類型

1-2 資訊管理的核心概念

一、定義

二、資訊科技的利用與管理

()資訊資源管理的觀點:輸入面(Input)的角度觀點

()資訊系統開發導向的觀點:處理面(Process)的角度觀點

()資訊知識產出導向的觀點:輸出面(Output)的角度觀點

()整合性的MIS架構

1-3 資訊管理的重要性與困難性

一、MIS的重要性

()IT/IS是組織最重要的資本支出

()IT/IS已是一切企業的經營基礎

()IT/IS是提升企業生產力的重要工具

()IT/IS能創造企業的競爭優勢

()網路經濟體系的形成與無窮的潛在商機

二、MIS成功的困難性與複雜性

()說明

()MIS成敗相關的因素

三、MIS的動態性

()硬體平台的演變

()軟體平台的演變

()網路平台的演變

1-4 MIS的主要議題與架構

一、MIS應該瞭解的最主要議題架構圖:科技、經濟、社會、組織、管理

()MIS科技面的議題

()MIS經濟面的議題

()MIS社會面的議題

()MIS組織面的議題

()管理面的議題

二、MIS的知識架構圖

三、策略地圖與平衡計分卡

()策略地圖(Strategy Map)

()平衡計分卡(Balanced Score card, BSC)

※平衡計分卡和策略地圖的比較

平衡計分卡與高階主管支援資訊系統的關聯

企業價值報告(Value Report)

1-5 資訊資產及資訊管理

 

第二章 資訊管理的科技觀點

2-1 IT的基礎建設(IT Infrastructure)

一、定義

二、ITI的主要組成元素

()狹義的ITI

()廣義的ITI

()ITI的主要六個平台及其主要功能

ITI的品質(Quality of ITI)主要的衡量指標

()資訊科技基礎建設

()根據ITI所包含的資訊科技,能為企業提供以下的能力

()為何ITI能讓企業同時擁有規模經濟、快速回應兩種看似無法並存的能力?

()ITI的核心理念就是標準化與整合,ITI涉及那些管理上的問題?

()ITI的建置,要考量那些關鍵性的議題?

()資訊科技基礎建設的評估

()策略主導的調準論和運作模型主導的融合論

資訊科技基礎建設投資的競爭力模式

資訊科技基礎建設演進的技術驅動力

資訊科技基礎建設生態系統的七大元件

三、ITI的主要演進階段

AndroidiOS的比較

總持有成本(total cost of ownership, TCO)

資訊科技(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ITOT的差別

一般IT資安產品無法處理OT資安的原因

四種資訊科技(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的比較

2-2 電腦硬體平台的演進趨勢

※電腦硬體平台演進趨勢

ICT演進的主要促動力量

ICT的分工化

ICT的服務化

ICT的智慧化

一、科技整合化:運算與通信平台的整合

()Client端上的整合

()在網路及Server端的整合

二、運算資源的分享化

()網格運算(Grid Computing, GC)

()分散式運算

()虛擬化技術

()網路運算

邊際運算(Edge Computing)

自律運算(Autonomic Computing):自主運算

※邊緣運算相較於現有的雲端運算能帶來什麼好處?

※適用邊緣運算的場域與情境

應用程式介面(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API)

網路架構

※主從式架構(Client/Server architecture)

三層式主從架構(3-tier Client/Server Architecture) / 三層主從資料庫架構(Three-tier Client/Server Database Architecture)

P2P(Peer-To-Peer):對等式網路

P2P帶來的安全隱憂

Client-ServerP2P的比較

社交運算(social computing)

三、費用公用化:隨選運算與公用運算

()隨選運算(On-Demand Computing, ODC)

()公用運算(Utility Computing, UC)

2-3 電腦軟體平台的演進趨勢

一、在軟體開發技術方面

()軟體的物件導向化

()軟體的Web

()軟體的智慧化:Semantic Web (Web 3.0)

二、在軟體系統整合化方面

()建置企業系統(Enterprise System, ES)取代老舊系統

()利用企業應用整合(EAI)來整合老舊的系統與新型的系統

()Web上各種應用服務的混搭式(Mash Up)整合

三、在軟體資源獲取與應用方面

()軟體的服務導向化

()軟體的外部獲取化

微型服務(Microservices):微服務

※微型服務的陷阱

SOA和微型服務的關係和區別

SOA和微型服務的比較

四、在下載免費化方面:開放原始碼軟體(Open Source Software, OSS)

()定義

()特性

()優點

()缺點

()實例

※自由軟體(free software)

※自由軟體與免費軟體的相異之處

自由軟體與開源軟體的相異之處

2-4 雲端運算:21世紀IT科技平台最大的典範轉移

一、雲端運算(Cloud Computing)

()定義

()促動雲端運算的主要原因

()核心技術

()雲端運算五大重要特徵

()雲端運算的優點

()雲端運算的缺點

()雲端運算的挑戰(問題)

※雲端架構

※雲端運算可能遭遇的七大安全威脅

雲端計算環境所面臨的資通安全風險其相對應的解決方案

雲端服務時對於資訊安全的評估步驟

※採用雲端運算的主要原因

雲端服務合約

如何進行雲端辦公室各項資安措施的分析與規劃?

在符合成本考量下,分析階段應該達成那些項目的規劃與設計,以確保該「雲端辦公室」可以符合該政府機關的安全需求?

雲端託管服務(Cloud Managed Service)

主機自管

※虛擬桌面(Virtual Desktop)

虛擬桌面基礎架構(Virtual Desktop Infrastructure, VDI)

※虛擬化(Virtualization):虛擬化技術

虛擬機器(Virtual Machine, VM)

多租戶控制(Multi-tenancy Control)

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 VR)

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 AR)

精靈寶可夢GO

混合實境(Mixed Reality, MR)

影像實境(Cinematic Reality, CR)

替代實境(Substitutional Reality, SR)

VRARMRSR的比較

CDN(Content Delivery Network)

後端即服務(Backend as a Service, BaaS)

REST

RESTful

二、雲端運算的主要架構與模式

※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的雲端定義:雲端運算範圍

※雲端運算不同的支援層級

數據即服務(Data as a Service, DaaS)

XaaS(Anything-as-a-Service)

SaaSPaaSIaaS的比較

SaaSPaaSIaaS的優缺點

SaaSASPOn Demand的比較

※公有雲、私有雲、社區雲、虛擬私有雲與混合雲的比較

由財務、技術與維運剖析雲端運算如何影響成本以及對企業帶來的優勢?

※雲端運算(Cloud Computing)與主機託管(Co-location)的比較

Intranet ComputingCloud Computing的比較

雲端運算現有的應用案例

政府部門的雲端服務應用五大面向

政府在雲端運算的可能應用

政府雲端運算的應用

※政府雲端運算的服務架構

雲端運算對使用電腦需求者有何影響?

※SaaS中可能存在的安全性議題有那些?

※PaaS中可能存在的安全性議題有那些?

※IaaS中可能存在的安全性議題有那些?

※虛擬機逃逸(Virtual Machine escape)

※從治理面(governance)與營運面(operation)列出組織導入雲端運算應該考慮的資訊安全議題

促成雲端運算日漸風行的因素

※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 IoT)

物聯網的軟體架構

※物聯網的背景與促動力量

※物聯網的主要應用

※物聯網對於智慧城市發展的重要性

※物聯網將面臨的主要挑戰

如何利用物聯網提供自動與智慧化服務?

如何做好物聯網管控以維護資訊安全

物聯網面臨的風險

如何做好物聯網管控以維護資訊安全:因應5G與智慧物聯網的加入,組織內部網路如何管理?

物聯網上可能的攻擊及防範措施:因應5G與智慧物聯網的加入,組織內部網路如何防禦攻擊?

物聯網設備開發廠商應如何改善其設備,以提升其設備安全,避免使用者遭受攻擊?

AIoT(Th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of Things):智慧型物聯網

大數據(Big Data):海量資料 / 巨量資料

※大數據分析(Big Data Analytic)

※分散式系統

※雲端Hadoop平台

※如何運用雲端科技解決巨量資料分析,提供即時商業智慧?

2-5 資料管理科技平台的演進趨勢

一、資料管理平台的主要演進趨勢

※資料管理平台的演進趨勢

二、資料倉儲(Data Warehouse, DW)

()定義

()主要特性

()資料倉儲的架構與流程

()主要目的

()優點

()缺點

()資料的前置處理技術

()把資料存放於資料倉儲之前,需要進行那兩種資料處理動作

資料倉儲的主要功能

※傳統資料庫與資料倉儲的比較

三、資料超市(Data Mart)

()定義

()建立資料超市的原因

※資料倉儲與資料超市的比較

※資料庫、資料倉儲及資料超市的比較

四、線上即時分析(On-Line Analytical Processing, OLAP)

()定義

()功能

()OLTPOLAP的比較

※政府如何運用連線交易處理系統來服務人民?

五、資料探勘(Data Mining, DM)

()定義

()目的

()資料探勘的主要分析類型

分類與分群的差異

※分類及分群在政府部門的可能應用

※InternetIntranetExtranet三者的比較

※知識探勘(Knowledge Discovery, KD)

※文字探勘(text mining)

※資料探勘與文字探勘兩者之間的差異

Data MiningOLAP和資料倉儲的比較

※資料探勘與雲端運算的關係

社群媒體探勘(Social Media Mining)

情感性分析(sentiment analysis)

網頁探勘(web mining)

 

第三章 資訊管理的環境與經濟面觀點

3-1 數位化的網路經濟體系

※網路經濟體系的因果關係架構圖

一、網路經濟體系的定義與主要特色

()定義

()特色

※網路經濟體系的強調重點與典範轉移

ICT與環境對組織的四大影響力

ICT所促動的四大產業經濟體系

3-2 網路經濟體系的主要促動力量

※形成網路經濟體系所應具備的促動力量與條件

※網路經濟體系主要的促動力量及其背後形成原因

一、節點:電腦平台科技的進步與普及化

()摩爾定律(Moore’s Law)

()貝爾定律(Bell’s Law)

二、連結:網路科技的進步與普及化

()全球化標準的連結:Internet/Web

()頻寬的快速擴大與價格的下降

()網路外部性的效用擴大

※梅特卡夫定律(Metcalfe’s Law)

※殺手級應用(Killer Application):殺手應用策略

三、內容:內容及服務的數位化與數位產業合流

()數位內容的產業合流

()服務提供的數位化

()3C產業的數位化合流

3-3 網路經濟體系的新經濟法則

※數位化產品產生的新經濟法則

一、定義

二、網路經濟體系下的新成本結構

()邊際成本(Marginal Cost)趨近於零

()固定成本很昂貴,而且是一種沈沒成本(Sunk Cost)

()資訊產品產量可無限制地擴張

()產品的運送成本極低

()產品的倉儲成本極低:儲存設備價格降低

三、網路經濟體系下的新產品特性

()產品個人化(Personality)

()大量客製化(Mass Customization)

()產品/服務廣度與深度的兼備

四、網路經濟體系下的新定價策略

()成本導向的定價法則vs.價值導向的定價法則

()差別定價法

()產品定價的分解:微定價法(Micro-Payment)

3-4 免費經濟學的新收益法則

一、數位化經濟體系下免費的產品與服務

()數位服務

()數位內容

()軟體

()產品

二、免費經濟體系背後的主要促動原因

()成本面的因素

()市場模式面因素

()互補產品因素

()競爭者因素

()禮物經濟模式(Gift Economy)

三、面對免費經濟,廠商所採取的策略

()先免費後增值模式(Freemium)

()應用內購買模式(In-App Purchase)

()廣告收益模式

()收益互補模式(Cross-Subsidy)

()勞力交換模式(Labor Exchange)

四、免費vs.付費的數位化產品

()智慧財產權的保護

()專業、長期投入的判斷與Know-how

()能明顯地提升使用者生產力與經濟效益

()優良深入獨特的內容

()獨占性、少有替代的產品

3-5 網路經濟體系下的新市場供需法則:長尾理論(Long Tail Theory, LTT)

一、長尾理論的基本概念

()定義

()上圖的說明如下

()長尾效應與網際網路和電子商務的關係

()長尾效應的價值

二、傳統需求曲線的短尾和斷尾現象與80/20法則的分析

※傳統市場需求曲線短尾/斷尾的分析圖

三、促動長尾的三大力量

()生產工具大眾化(Democratize Production)

()配銷工具大眾化(Democratize Disffihation)

()供應與需求的有效連結(Connect Supply and Demand)

※長尾的三大主要促動力量

四、長尾理論的引申

()在生產大眾化方面

()在配銷方面

()在連結供給與需求方面

3-6 網路經濟體系新的競爭法則:網路的外部性效果與正回饋法則

一、外部性效果(Externality)的經濟意義

二、網路的外部性(Network Externalities)

()定義

()種類

()多元角色的網路效果

三、網路外部性與網路經濟體系

四、網路經濟體系的新競爭法則:正回饋法則(positive feedback rule)

()正回饋法則的基本概念:正反饋循環(Positive Feedback)

()正回饋的產生模式

3-7 共享經濟體系的新資源利用法則

一、共享經濟的基本概念

()共享經濟(Sharing Economy):協同經濟(Collaborative Economy)

()共享經濟經營模式

二、共享經濟的背景與促動原因

()全租世代(Rent Generation)消費文化的出現

()資源的開置浪費情況嚴重

()新科技的成熟與普及導致交易成本降低

三、共享經濟的主要效益

()經濟效益

()社會效益

()環保效益

※共享經濟對供給方與需求方的主要效益

四、共享經濟主要的問題

()隱私權與安全性的問題

()傳統業者抗拒反彈的問題

()品質保證與權責的問題

()環保問題

五、共享經濟經營模式的關鍵成功因素

()說明

()關鍵成功因素

3-8 新經濟體系對企業經營模式的影響

一、數位化產品的新經濟法則

二、免費經濟學

三、長尾理論

四、共享經濟學

()影響

()威脅與因應

3-9 網路經濟體系新的資源獲取法則:維基經濟學

一、維基經濟學的基本概念

二、維基經濟學的主要背景與原則

()維基經濟學的主要背景

()維基經濟學的主要原則

三、維基經濟學的應用與法則

()數位化的知識、資訊、產品及服務

()任務的可切割性,互賴性低、個人可以容易、低成本來獨立完成

()各模組整合成最終產品的協調成本要低

維基經濟學的四大原則與七大模式

七大集體協作商業模式

3-10 服務科學與服務經濟體系:網路經濟體系的下一波趨勢

一、服務經濟體系(Service Economic System)

二、服務科學的基本概念與背景

()服務科學(Service Science Management and Engineering, SSME)的基本概念

()服務科學的目的

()服務科學主要的研究領域與主題

三、服務科學的重要基本概念

()服務導向邏輯與服務科學

()服務與服務系統

()產品導向邏輯(Goods-Dominant Logic, G-D Logic)與服務導向邏輯的差異

※服務導向邏輯與產品導向邏輯的比較:

四、服務科學的主要背景與原因

()服務科學的主要背景

()服務科學的主要形成原因

五、服務科學對MIS的意涵

()IT與服務科學的有機式結合

()新的服務經營模式,IT是主要的促成者

()服務流程的效率提升,IT是主要的支援者

()服務的傳遞與支援必須靠IT

()IT能有效提升消費者在服務系統(Service system)中的角色

()IT能透過產品與服務的個人化(personalization)、量身訂製化(Customization)與大量客製化 (Mass Customization) 來提升消費者的滿意度

()IT潛力的有效發揮,需要有創意的服務創新模式來引導

()IT本身的服務導向化

 

第四章 資訊管理的產業面觀點

4-1 ICT與產業革命

一、典範轉移(Paradigm Shift)

ICT與四大領域的主要典範轉移

二、產業革命

4-2 工業4.0

一、工業4.0(Industry 4.0)的基本概念

()工業4.0

()工業的演化

()工業4.0主要的設計原則

()工業4.0的目的

()工業4.0的特點

()自動化智慧工廠

※工業4.0應如何善用IT相關科技提升農業生產力?

※工業4.0可能帶來組織與企業那些風險,以及如何降低這些風險?

二、虛實融合系統與智慧工廠

()虛實融合系統(Cyber-Physical System, CPS)

()智慧工廠(Smart Factory)

三、工業4.0的目的與優點

()能源使用的最佳化

()提升員工的生產力與產值

()彈性化的敏捷生產

()提升協同作業的精神

()以消費者為核心,提供物廉價美的客製化產品

四、工業3.0 vs.工業4.0

()工業3.0

()工業4.0

()工業4.0比工業3.0更能夠提供下列的優點

五、工業4.0的背景與促動力量

()工業4.0主要的促動力量

()主要國家工業4.0的戰略

4-3 金融科技與金融4.0

一、金融4.0的背景與演進

()金融4.0的背景

()金融4.0的演進

二、金融科技(Fintech)的基本概念

()定義

()特色

()應用

※監管沙盒(Regulatory Sandbox)

三、金融科技的主要促動力量及背景

()對傳統銀行的信任下降

()實質利率不斷的下降

()消費者科技接受度的改變

()支援金融科技的資訊技術還漸成熟

四、金融科技支援的主要金融流程

()付款(payment)

()保險(Insurance)

()存貸(Deposit & Lending)

()籌資(Capital Raising)

()投資管理(Investment Management)

()市場資訊供應(Market Provisioning)

※比特幣(Bitcoin)

※區塊鏈(BlockchainBlock Chain)

※數位畢業證書發行寫入、驗證取出步驟

※以區塊鏈實施書證電子化(如畢業證書、檢定證照等)在證書保存、真偽判斷、查證成本等三方面相較於紙本證書的優點是什麼?

※智慧合約(Smart Contract):智能合約

五、銀行4.0:傳統銀行的再中間化策略

()Bank 4.0的基本概念

()Bank 4.0的背景與主要促動力量

()Bank 4.0轉型的主要策略與科技

()Bank 4.0的競爭策略

4-4 ICT與農業4.0

一、農業4.0的基本概念:農業生產力4.0

()定義

()目標

二、農業4.0的背景與動機

()農業4.0的主要背景促動因素

()農業4.0的優點及效益

三、農業4.0的核心科技應用

()說明

()農業物聯網

四、農業4.0的主要範疇

()範疇

()農業4.0主要的科技與架構

4-5 ICT與商業4.0

一、商業科技架構的演進

()商業1.0

()商業2.0

()商業3.0

()商業4.0

二、商業4.0的基本概念

()商業4.0

()全通路的經營模式

()商業3.0的問題

()以消費者為核心

三、商業4.0的主要促動科技

()社群網路的應用

()行動商務的應用

()大數據分析

()雲端運算

 

第五章 資訊管理的組織面觀點

5-1 組織策略結構對資訊科技採用的影響

ICT引進組織,主要可以分成二大階段

※影響組織ICT的主要因素

一、組織策略對組織採用ICT的影響

()探勘者(Prospectors)

()防禦者(Defenders)

()分析者(Analyzers)

()反應者(Reactors)

二、組織的產業特性對組織採用ICT的影響

()說明

()策略格道(Strategy Grid)

三、組織的文化對組織採用ICT的影響

()團隊合作文化vs.個人主義文化

()開放型文化的vs.封閉型文化

()外部導向文化vs.內部導向文化

()改變文化vs.安定文化

()集權式文化vs.分權式文化

四、組織的CEO認知對組織採用ICT的影響

五、組織對新科技特性認知對組織採用ICT的影響

()相對優勢(Relative Advantage)

()相容性(Compatibility)

()複雜度(Complexity)

()結果的可呈現性(Result Demonstrability)

()可見性(Visibility)

()形象(Image)

六、組織的外部壓力對組織採用ICT的影響

()模彷的壓力(Mimetic Pressure)

()強迫堅力(Coercive Pressure)

()規範壓力(Normative Pressure)

七、組織的資源充裕程度

()ICT的引進

()資源缺乏

5-2 IT與組織的互動架構

一、IT對組織影響的主要構面Leavitt鑽石模式(Leavitt’s Diamond Model)的運用

()定義

()Leavitt的鑽石模式

※組織(organization)

※組織的結構:Mintzberg的分類

二、IT對組織結構的影響

()對資源外部獲取化的影響

()對內部層級扁平化的影響

()IT能有效提升5C的能力

5-3 IT與組織外部資源獲取化的影響

一、定義

()一為公開市場(Open Market)採購

()建立外部連結機制(Extemal Linkage Mechanism)

二、交易成本(Transaction Cost)理論

()交易成本理論的基本概念

()交易成本

()影響交易成本的因素

()內製與向外獲取的比較

()IT對交易成本的影響

三、價值網路(Value Network):虛擬式組織

()定義

()特色

()業務處理委外(Business Process Outsourcing, BPO)

資訊爆炸的問題

策略聯盟(Strategic Alliance)

代工產業生產型態

OEMODMOBM的比較

5-4 IT與組織內部的結構設計:扁平化的組織

一、IT影響組織結構設計的主要經濟理論:代理理論

()代理成本理論(Agency Cost Theory)

()代理成本(Agent Cost)

()IT的引進有下列幾個影響

二、組織扁平化的設計與IT的支援

()提升高階管理人員控制幅員來減少中階主管

()取代中階主管的資訊管理工作,降低中階管理的需求

()提升基層員工的能力,取代中階主管

三、內部的網路型結構組織

()授能的員工

()自主的團隊

()團隊間如網路型的水平協調及彈性組合

IT影響組織結構設計架構圖

5-5 IT對員工的影響:員工的授能

一、員工授能的主要原因

二、員工授能的作法與IT的支援

()提高決策權、自主權

()提供優異的設備與工具( IT)

()提供工作決策所需的豐富資訊

()培育、訓練工作生涯上所需的有用知識

5-6 IT與組織的流程

一、流程的基本概念與重要性

()組織流程(Business Process)

()組織流程vs.組織功能

二、IT與組織的流程

IT與流程的主要關係圖

ICT對組織流程的四個影響層次

三、ITTQM

()全面品質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TQM)

()ITTQM

四、ITBPR

()企業流程再造(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BPR)

()ITBPR的促成者

企業流程再造的四個要素

※由IT所造成的BPR

※企業程序再造的實施步驟

TQMBPR的比較

五、IT與六個標準差

()六個標準差

()IT與六個標準差

基準評價(Benchmarking)標竿學習

產業的最佳範例(Best Practices)

六、IT與企業流程管理(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 BPM)

()企業流程管理(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 BPM)

()BPM的演進:第三波的流程改善革命

()BPM的引進原因

()BPM的生命週期與架構

※企業流程改善三次革命的比較

5-7 流程導向的IT管理

一、IT相關的重要流程管理與最佳實務

()IT的治理(Information Technology Governance, ITG)流程

()IT的開發流程

()IT的安全流程

()IT的服務流程

※資訊基礎架構庫(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Library, ITIL)

ITIL v2的架構

ITIL v3的架構

二、IT服務管理流程的基本概念與目的

()IT服務管理(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rvice Management, ITSM)

()定義下有兩個引申說明

三、ITSM的主要流程架構

()在服務傳遞品質方面(Quality of Service Delivery)

()在服務支援品質方面(Quality of Sevrice Support)

ITILITSM的比較

ITSM有那四個要素

 

第六章 資訊管理的策略面觀點

※組織主要的IT策略管理理論與其演進

6-1 個體經濟的觀點

6-2 市場定位的觀點:波特的策略理論

※競爭優勢

一、波特的競爭力模式(Competitive Forces Model)IT

()企業競爭的五大壓力來源:五力分析 / 五力說模式(Five Forces Model) / 五種競爭壓力(five competitive forces) / 波特五力分析模型(Michael Porter’s Five Forces Model) / 競爭分析架構

()組織可以採取那些競爭策略?

()網路經濟體系下競爭力模式的演變

()MIS的的策略意涵

()模型有那些缺陷?

※使用波特的五力分析進行臺灣鐵路產業分析,並且運用競爭策略來應對現況

二、波特的一般性競爭策略(Generic Strategies)IT / 企業基本競爭策略

()成本領導策略(Cost Leadership Strategy)

()差異化策略(Differentiation Strategy)

()集中策略(Focus Strategy)

三、波特的價值鏈模式與IT

()價值鏈模式(Value Chain Model)的基本概念

()波特的價值鏈模式(Value-Chain Model)

()主要形式:兩類活動

()IT對價值鏈效率最大化的支援

()IT工具對價值鏈內各活動的支援

※SWOT分析

6-3 資源基礎的觀點

一、資源基礎觀點(Resource Based View, RBV)

()定義

()基本模式架構

※智慧資本(Intellectual Capital)

二、策略性資訊系統(Strategic information systems, SIS)

()定義

()方式

()基本架構

()主要特色

()導入過程:借用「企業導入CRM 建置方法與流程」

()主要風險

※策略資訊系統與決策支援系統的不同

※資訊系統是否有可能提升其策略性角色?應如何提升?

三、資源基礎觀點(Resource Based View, RBV)的主要觀點

()RBV vs. 生產函數觀點

()RBV vs. Porter理論

※傳統管理資訊系統與策略性資訊系統的差異

6-4 Carr的資訊科技無用論

一、資訊科技形成競爭優勢的條件

IT形成競爭優勢的主要條件

二、SIS時空背景的改變:資訊科技無用論觀點

()內部開發委外

()成本高/時間長成本低/時間短

()稀少性普及性

()專屬性開放性/標準化

()IT的商品化(Commoditization)與公用事業化(Utility)

6-5 互補資產理論(Complementaty Asset Theoty, CAT)

一、互補資產(Complementary Assets, CA)

二、互補資產的分類

()Laudon & Laudon的分類

()一個階層性的分類

三、互補資產理論 vs. CarrIT無用論

()狹義的IT vs.廣義的IT

()同質的IS會產生不同質性的績效

()IT引進的複雜性

()IT利用的差異性

()IT利用潛力的成長性

6-6 權變理論的觀點

一、權變理論(Contingent Theory)

二、核心能力理論

※成功的企業及其主要的核心能力

動態能力的觀點

()動態能力理論(Dynamic Capability Theory, DCT)

()動態能力的立論基礎

()動態能力觀點下的IT策略

RBV的兩個演進DCT與網路型組織

6-7 網路型組織為基礎的策略觀點

一、供應鏈模式的策略觀點

()企業價值鏈的基本概念:產業價值鏈(Industrial Value-Chain)

()IT應有的策略

二、價值網路(Value Network or Value Web)的策略觀點

()定義

()價值網路的競爭優勢

()IT廠商的策略

三、企業生態系統(Business Ecosystem)

()定義

()企業生態系統之間的競爭

四、企業競爭策略的演進與IS的角色定位

()個別廠商的競爭供應鏈的競爭價值網路的競爭企業生態系統的競爭

()IT的投資要形成策略優勢要有下列三個思考重點

McFarlan策略格道(Strategy Grid)

※由資訊技術策略格道角度,當公司位於格道那些位置時,不適合外包?

 

第七章 資訊管理的應用系統觀點

7-1 資訊系統的主要分類架構

※資訊系統(Information Systems)

一、以支援的不同功能來分類

()銷售行銷IS的主要支援功能

()生產製造IS的主要支援的功能

二、以支援的不同層級來分類:Anthony模式(Anthony Model)

()操作控制層次(Operational Contral Level)

()管理層次(Managerial Contral Level)

()策略層次(Strategic Level)

三、以支援不同問題的結構性來分類:Simon模式(Slmon’s Model)

()支援結構性問題的資訊系統

()支援非結構性問題的資訊系統

()支援半結構性問題的資訊系統

四、以主導者的不同來分類

()第一階段:支援企業的IS

()第二階段:支援企業與消費者互動的IS

()第三階段:支援消費者的IS

※支援不同功能與層級的IS分類架構:金字塔三個層級

※組織IS的主要分類架構

※根據LaudonMIS階層與系統之間的關係

※六大資訊系統與其主要支援任務:六大系統並說明其所支援的管理層次

※系統

※資訊系統的廣義定義

資訊系統的組成元件:一個資訊系統至少包含六個基本組成元件 / 資訊系統的5個元件

資訊系統部門的主要職務

從資訊長的觀點,分析公司如何規劃資訊系統的用途?

UX(User Experience):使用者經驗

UI(User Interface):使用者介面

※資訊系統包含那四個活動?

※資訊系統可以為組織帶來的效益

※資訊系統服務品質:RATER(Responsiveness, Assurance, Tangibles, Empathy, Reliability) / SERVQUAL量表

7-2 交易處理系統與管理資訊系統

一、交易處理系統(Transaction Processing System, TPS)

()定義

()交易處理系統的系統架構

()功能

()交易處理系統的特性

()類型

()資料處理模式

()交易處理系統的優缺點

()交易處理系統的適用時機

()交易處理系統實例

二、管理資訊系統(Manageme nt Information System, MIS)

()定義

()架構

()特性

()組織中的管理資訊系統

※管理資訊系統的目的

※管理資訊系統的要素:管理資訊系統的三大構成要素

7-3 決策支援系統(Decision Support System, DSS)

一、決策支援系統的背景與基本概念

()定義

()背景:人類做決策時的問題與困難性

二、DSS的系統架構

()主要架構

()三個主要元件

()資料來源與儲存

()資料分析

()使用者介面

三、DSS的主要特性及與MIS的比較

DSSMIS的比較

Simon的決策階段與主要支援的資訊系統

地理位置服務(Location-based Service, LBS)

地理資訊系統(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GIS)

客戶決策支援系統(Customer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CDSS)

管理人角色

7-4 企業智慧e化時代的決策支援系統

一、企業智慧(Business Intelligence, BI)

()定義:商業智能/商業智慧

()知識(智慧)的分類

二、企業智慧的資訊來源與分析對象

()外部的總體環境資訊:環境的掃瞄

()外部的競爭智慧(CI):產業競爭環境的分析

()內部的企業管理智慧(Management Intelligence)

三、企業智慧的IT架構

()資料來源

()資料儲存

()資料分析

()資料呈現

四、組成元素

()資料儲存

()分析工具

()企業績效管理(Business performance manament, BPM)

()使用者介面

五、引進企業智慧的目的

()快速掌握外部環境

()取得競爭智慧(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提升管理智慧(Management Intelligence)

六、可用於企業智慧的資訊技術

()資料倉儲(Data Warehouse)

()線上分析處理(On-Line Analytical Processing, OLAP)

()資料探勘(Data Mining)

※模式導向及資料導向的DSS(BI)

※企業智慧的用途

※企業智慧與大數據分析的差異比較

※資訊政策、資料管理及資料品質保證,對於組織資料資源管理的重要性

※縣市政府可以透過那些措施來管理其資料資源?

7-5 高階主管支援資訊系統(Executive Support System, ESS)

一、ESS的基本概念

二、ESS的主要特點

()為高階主管的資訊需求特別設計

()公司外部資訊的蒐集整合與分析

()公司內部關鍵績效指標(KPI)的監督與分析

()需有良好的繪圖功能與容易使用的輸入媒介

()要有易用的建模與分析的DSS工具

()要有向下挖掘(Drill Down)的功能

三、ESS的系統架構

ESS的系統架構圖

MISDSSESS的比較

交易處理系統、管理資訊系統與決策支援系統的比較

專家系統、高階主管資訊系統與企業智慧及企業資訊入口的比較

各種管理資訊系統之間的比較

群組支援系統(Croup DSS, GDSS)

群體決策支援系統(Group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GDSS)

※決策支援系統與群體決策支援系統的比較

7-6 企業流程管理系統(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 System, BPMS)

一、BPMS的原因與背景

二、BPMS的基本概念

三、BPMS的架構

BPMS架構圖

四、BPMS的優點

()提升流程的彈性

()提升流程的資源利用率

()提升系統的整合性

()提升流程的效率

7-7 企業資訊系統的架構與平台的演進

一、IS架構上的演進

IS架構的演進趨勢

二、IS開發平台上的演進與多元化趨勢

IS不同的核心平台

7-8 資訊系統應有的品質與成功模式

一、Delone& McLean(D&M)IS成功模式

()架構

()IS的三大品質指標

※管理資訊系統人員的服務品質

7-9 警政資訊系統

 

 

第八章 電子商務與電子化企業的經營模式與策略

8-1 新科技的市場曝光度循環模式

一、The Hype Cycle的基本概念

()科技誕生的促動期(Technology Trigger)

()過度期望的高峰期(Peak of Inflated Expectation)

()泡抹化的谷底期(Through of Disillusionment)

()穩步爬升的光明期(Slope of Enlightenment)

()實質生產力的高原期(Plateau of Productivity)

※湧現新科技的曝光度循環模式循環圖

8-2 電子商務(Electronic Commerce, EC)的基本概念與架構

一、電子商務的基本定義

()定義

()支援的功能

※數位市場(Digital market)

二、電子商務的主要特色(Characteristics of EC)

()無所不在性(Ubiquity)

()全球性(Globalization)

()標準性(Standardization)

()豐富性(Richness)

()互動性(Interactivity)

()資訊密集性(Information Density)

()個人化(Personalization)與客製化(Customization)

※形成電子商務環境的整體架構

三、電子商務所需的資訊科技

()網路基礎設施

()商務基礎設施

()共享的電子商務基礎設施

()SOA的開發模式

()混搭式的應用服務整合

EC經營的主要特色

8-3 電子商務的經營模式與分類架構

一、電子商務經營模式的基本概念

※電子商務的經營模式與分類架構

二、EC主要不同的經營模式

三、各種主要EC的經營模式分析

()入口網站模式(Online Portals)

()線上內容提供者(Internet Content Provider, ICP)

()線上零售商(Online Retailer)

()線上仲介商(Online Broker)

()線上市場創造者(Online Market Maker)

()線上社群提供者(Online Community Provider, OCP)

()應用服務提供者

四、經營模式的整合趨勢

五、EC的其他分類架構

()以交易雙方對象來分

()以虛質的經營方式來分

()以企業內外網路來分

8-4 電子商務的主要經營策略

EC經營的主要策略構面

一、電子商務的主要行銷策略:社群策略

()搜尋引擎行銷(Search Engine Marketing, SEM)

SEO所利用的普及度指標

SEO所利用的相關性指標

SEO所利用的使用者滿意度指標

()推薦引擎行銷(Recommendation Engine Marketing)

()病毒式行銷(Viral Marketing, VM)

()允許式行銷(Permission Marketing)

()聯盟式行銷(Association Marketing)

()內拉式行銷(Inbound Marketing)及外推式行銷(Outbound Marketing)

()社會網路行銷(Social Network Marketing, SNM)

()遊戲置入性行銷(Brand Placement Marketing, BPM)

4P行銷組合(Marketing Mix)

※五種網路行銷的數位行銷管道(Digital Marketing Channel)

二、提升消費者上網採購的策略

()產品認知構面

()購物體驗構面

()顧客服務構面

()消費風險構面

三、EC提升消費者信任的策略

()結構性的保證

()正式的隱私權保護政策

()第三方的認證

()名聲的建立

()與知名度高、口碑好的網站相連結

()與顧客的互動

四、EC組織結構的設計策略:虛實合一的組織結構

()虛實合一的優點

()虛實合一的缺點與主要問題

8-5 電子商務的主要挑戰與發展趨勢

一、EC的主要挑戰

()如何尋找一個成功的EC經營模式

()如何管理經營模式的變革

()EC上安全、隱私權與信任的問題

二、EC發展的主要趨勢

()兩個新的典範轉移(Paradigm Shift)趨勢

()原有的經營模式的轉變趨勢

()EC平台建構的趨勢

8-6 電子化企業的概念與主要架構

一、電子化企業(e-Business, EB)的基本定義:數位化企業(Digital Firm)

※數位轉型

二、ECEB的主要區別

※電子化商務(EC)與電子化企業(EB)的比較

三、電子化企業的IT架構與特色

()EB內外部各種IT資源的整合

※傳統企業MISEBIT架構的比較

()EB前後台系統的整合

EB整合性的主要IT與系統架構

()MIS→EC→EBIT架構演進模式

※企業IT架構/e化功能的演進圖

※電子商務對社會的影響

 

第九章 Web 2.0與行動商務

9-1 Web 2.0的基本概念

一、Web 2.0的基本定義

二、Web 2.0的主要特色

()P2P分散式的管理架構

()消費者主導的角色

()社會網路為核心的發展

()充分利用協同合作的網路效應

()一個交流的服務平台

()混搭模式(Mash Up)

Web 1.0Web 2.0的比較

9-2 Web 2.0的主要形成背景與科技

一、Web 2.0使用者的主要價值與動機

()社會價值(Social Value)

()娛樂價值(Hedonic Value)

()心理價值(Psychological Value)

()實質效益價值(Utilitarian Value)

Maslow需求層級理論(Theory of Hierarchy of Needs)

二、支援Web 2.0的主要科技

()Wiki的平台軟體

()Web Service

()各種SOA

()即時通訊(IM)

()混搭(Mash Up)

()分眾分類工具

()Blog的支援軟體

()RSS(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

()Ajax(Asynchronous JavaScript and XML)

9-3 企業的社群網路策略

一、企業社群網路策略的基本概念

()企業社群網路

()績效

()企業的社群網路策略

二、企業社群網路策略的關鍵成功因素

()一致性

()聚焦性

()品牌特色

()豐富性

()反應性

()廣告少

三、社群監視服務:企業社群網路分析的主要工具

()社群監視服務(Social Monitor Service, SMS)

()工具

()指標

9-4 社群商務(Social Network Commerce)

一、社群商務(Social Network Commerce)

()定義

()類型

※社群商務(Social Commerce)

二、社群網路行銷

()社群網路服務行銷(Social Network Service Marketing)

()Blog行銷

()YouTube行銷

()社群採購(Social Network Shopping)

()線上評論Online Review)與口碑

網路行銷與傳統行銷的差異性

三、群眾外包(Crowdsourcing)

()群眾外包的基本概念

()群眾外包的主要優點

()群眾外包的主要類型

()群眾外包主要挑戰的問題

眾包(Crowd sourcing)群眾外包

※群眾外包與傳統外包的比較

9-5 行動運算的基本概念

一、行動運算的定義

()定義

()舉例

二、行動運算的特性

()無所不在性

()適地性:LBS的高度地緣偵測性

()離線資訊處理性:條碼掃描的離線資訊蒐集

()情境感知性:情境感知的高度智慧與行動行銷

()即時交易性:行動付款的即時交易性

()線上與離線整合性:O2O同時整合的快速行動力

9-6 行動運算的主要應用

一、適地性服務(Location-based Service, LBS)

()定義

()種類

二、行動社群網路(Mobile-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 MSNS)

三、行動搜尋(Mobile Search)

()定義

()行動應用

四、情境感知運算(ContextAware Computins, CAC)

五、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

()定義

()舉例

六、情緒運算(Affective Computing)

()定義

()舉例

()應用

9-7 Web 2.0的主要網站類型與功能

Web 2.0的主要分類圖

一、內容創作導向的Web2.0Blog家族

()部落格

()播客(Podcasting)

()Vcast(Video Casting)

()微型部落格(Micro Blog)

二、整理導向的Web2.0:分眾分類(Follksonomy)

三、溝通連結導向的Web 2.0:社會網路服務

()社會網路服務(Social Network Service, SNS)的主要概念與功能

()社會網路服務的主要類型

()社會網路服務對Web 1.0的衝擊

()社會網路服務的新發展趨勢

()SNS的企業經營模式(Business Model of SNS)

※虛擬世界(Virtual World)

※虛擬社群(Virtual Community)

四、社會網路(Social Network):社交網路

()定義

()主要組成

()社會網路分析(Social Networking Analysis)

()社會網路的工具

五、協同合作的Web 2.0Wiki現象

()Wiki的基本概念

()Wikipedia的特色與主要挑戰

Web 2.0在企業內部的應用

Web 2.0七項關鍵原則(Seven Principles of Web 2.0)

Web 3.0

Web 2.0Web 3.0的比較

Web 1.0Web 2.0Web 3.0的比較

9-8 行動商務(Mobile Commerce, M-Commerce / MC)的基本概念

一、行動商務的基本概念

()定義

()五種附加價值的屬性(特性)

BYOD(Bring Your Own Device)

IT消費化(Consumerization of IT)IT消費者化 / IT個人化 / 消費者運算(Consumer Computing)

電子化支付

※行動支付(Mobile Payment)

※行動支付的規劃

行動支付的安全風險因應之道:金融機構遂行電子支付業務時必須考量的可能資安風險及因應對策

※第三方支付系統(e-Payment System)

二、行動商務成長背後的促動力量

()科技面的因素

()社會面的因素

()經濟面的因素

()企業面的因素

※行動商務的主要促動力量

9-9 行動商務技術的主要基礎設施

※行動商務的主要科技基礎建設

一、行動設備與行動運算軟體

()行動設備(Mobile Device)

()行動運算的軟體

()無線應用上網協定(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 WAP)

WAP的架構圖

二、無線網路的基礎設施(Infrastructure of  Wireless Network)

※行動電話網路與無線網路的主要技術

()個人區域網路(Personal Area Network, PAN):藍芽(Bluetooth)

()無線區域網路(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LAN)

()無線都會網路系統(Wireless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WMAN)

()無線廣域網路系統(Wireless Wide Area Network, WWAN)

()4G時代的來臨:WiMAXLTE

WiMax(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

WiMax的特性表:IEEE802.16d/e

Wi-FiWiMax的比較

APP(Application)

※即時通訊(Instant Messaging, IM)

Web-Based網路管理架構

9-10 行動加值服務

※以不同導向區分的行動加值服務

一、行動加值服務的基本概念

()行動音樂(M-Music)

()行動應用程式(M-Application, M-APP)

()行動遊戲(M-Game)

()行動醫護(M-Care)

()適地性的服務與搜尋服務

()行動付款服務(Mobile Payment)

9-11 行動商務的主要應用

※行動商務的主要應用

一、行動行銷(Mobile Marketing, M-Marketing)

()行動行銷的基本概念

()MM的主要優勢

()M-M的主要行銷管道

二、MCB2C的主要應用

()行動購物(M-Shopping)

()行動銀行(M-Banking)

()行動交易(M-Trading)

()行動入口網站(Mobile Portal)

※行動交易的執行

※行動仲介(M-Brokering)

三、MCB2E上的應用

()業務代表行動化 (Sales Force Mobilization)

()行動工作者的工作派遣(Mobile Worker Job Dispatching)

四、MCB2B上的應用:M-SCM

()RFID 的物流管理物流方面

()Push Mail 的資訊流管理

()在人員溝通協同合作方面

五、MC的障礙與限制

()3G上網的障礙

()MC先天上的主要障礙

()MC的發展有下列幾個主要的限制與挑戰包括

※行動商務與電子商務的差異

9-12 後電子商務時代的各種新型商務模式

一、O2O的經營模式

()O2O(Online to Offline)的基本概念

()O2O的背景

()O2O的主要類型

二、O2O演化下的兩種新經營平台

()社群行動雲端平台(Social Mobile Cloud, SoMoCLo)

()社群地域行動平台(Social Local Mobile, SoLoMo)

三、商業4.0的全通路模式(Omni Channel Model)

()種類

()說明

()舉例

四、互聯網+

()定義

9-13 無所不在的網路運算(Ubiquitous Computing)

一、無所不在的網路運算(Ubiquitous Computing)

()定義

二、U台灣計畫

()

()

()居家

()社區

()

()育樂

Cloud ComputingUbiquitous Computing的異同

 

第十章 企業資源規劃與顧客關係管理系統

10-1 企業系統的基本概念

一、企業系統的基本定義

()企業系統(Enterprise System, ES)

()種類

二、企業系統的主要特色

()流程管理導向(process-Oriented)

()模組化可整合的資訊系統(Modularity lnformation System)

()集權式的整合控管架構(Centralized Contral Framework)

()內建的最佳實務範本(Embeded Best Practice)

()BPR的關鍵促動者(BPR Enabler)

()企業內部的數位神經系統(Digital Nerve Systems)提供即時資訊

三、企業系統引進的背景與原因

()全球化動態競爭,企業必須快速反應

()傳統企業資訊系統的問題

()用來作為奠定電子化企業的基礎

10-2 企業資源規劃的基本概念

一、企業資源規劃(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ERP)

()定義

()導入ERP的優點

()ERP導入失敗的原因

()為何導入過程,常需要專業的ERP顧問協助?

SAPERP的比較

產品生命周期管理(Product Lifecycle Management, PLM)

二、ERP的主要功能模組

三、ERP主要目的與企業價值

()資源的無間隙整合(Seamless Integration)

()快速的回應力

ERP的主要效益與引進原因

四、ERP應用上的特色

()內部管理導向(Internal Management Oriented)

()流程管理導向(process-Oriented)

()模組化可整合的資訊系統(Modularity lnformation System)

()集權式的整合控管架構(Centralized Contral Framework)

()內建的最佳實務範本(Embeded Best Practice)

()BPR的關鍵促動者(BPR Enabler)

()企業內部的數位神經系統(Digital Nerve Systems),提供即時資訊

五、ERP vs.傳統的應用系統

ERP與傳統應用系統的比較

何謂ERP Ⅱ

Oracle電子商業解決方案藍圖:類似ERP

10-3 企業資源規劃導入組織的重要議題

一、ERPBPR的互動與整合關係

二、實行套裝軟體促成的企業流程再造

()SAP

()IBM

()Oracle

()KPMG

()Baan

ERP的導入過程與步驟

10-4 企業資源規劃系統與支援廠商的選擇

一、ERP系統的選擇

ERP系統選擇的三大評估準則

二、ERP支援廠商的選擇

()ERP軟體、硬體及支援廠商的選擇順序

()支援顧問公司的選擇

10-5 企業資源規劃的挑戰與關鍵成功因素

一、ERP導入的主要挑戰

()ERP過高的總擁有成本

()ERP造成組織強大的衝擊與抗拒

()ERP妨害組織的策略優勢

()ERP 需要組織肉部原有IT/IS的有效支援

二、企業資源規劃引進的關鍵成功因素

()選出最適合的ERP

()清楚明訂ERP引進後的KPI

()強而有力的專案領導者與充足的預算

()高階主管的強力支持

()引進前要做好充分的分析與準備

()提供完善的訓練與變革管理

企業分析法(Enterprise Analysis)

10-6 顧客關係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CRM)的基本概念

一、顧客關係管理的基本概念

()顧客關係(Customer Relationship, CR)的基本定義

()顧客關係管理的基本定義

二、CRM的基本概念架構

()CRM的主要手段與目的架構

CRM的基本架構圖

()CRM的主要工具與支援功能

CRM主要工具與支援功能

CRM策略績效衡量指標

接觸點(touch point):聯絡點

夥伴關係管理(Partn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PRM)

員工關係管理(Employee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ERM)

10-7 顧客關係管理的經營模式與架構

一、4CCRM觀念模式

()4C模式(4C Model)

()4C模式的架構與CRM

二、Pepper & Rogers Model一對一量身訂製為導向的CRM流程設計

()辨識(Indentify)

()區隔(Differentiate)

()互動(Interact)

()客製化(Customize)

※導入CRM常遭遇的五大障礙:CRM缺點

10-8 顧客關係管理的資訊科技架構

一、CRM的科技架構

()操作型CRM(Operational CRM):前台操作型CRM

()分析型CRM(Analytical CRM):後台分析型CRM

()協同型CRM(Collaborative CRM)

二、後台分析型CRM的架構

()資料的蒐集

()CRM的資料儲存:資料倉儲在CRM中扮演的角色

()CRM的資料分析工具架構

()CRM的前台系統(Front End System)

CRM的前台(操作型)系統

※顧客關係管理主要的功能模組

 

第十一章 供應鏈管理與B2B

11-1 供應鏈(Supply Chain)的基本概念

一、何謂供應鏈?

()定義

()舉例

※供應鏈的架構

二、供應鏈的主要問題與原因

()歸納學者的分析主要的不確定因素

()這些不確定性因素造成的問題

※解決長鞭效應在供應鏈上可能造成的問題

11-2 供應鏈的主要架構類型

一、推式供應鏈(Push SC)

()定義

()主要困難與問題

二、拉式供應鏈(Pull SC)

()定義

()拉式供應鏈的主要重點

※供應鏈的生產方式

11-3 供應鏈管理與支援的IT

一、供應鏈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CM)的定義

()定義

()功能

()目的

二、支援SCM的各種IT架構

()第一類支援交易e化:B2B / 電子化採購+線上銷售+電子交易市集

()第二類支援供應鏈管理:EDI+SCMS+RSP(QRCRVMI)

()第三類支援供應鏈協同合作:C-Comerce

※支援SCM的主要IT

三、支援SCM/B2B IT的演進過程

SCM/B2BIT演進

11-4 供應鏈管理系統

一、供應鏈管理系統的基本概念

二、SCM系統的主要系統架構

()SCORSCM參考模型與五大基本功能

()SCM不同層次的主要關鍵議題

()SCM規劃vs.SCM的執行

SCM系統的主要功能

三、SCM vs. ERP

ERPSCM的比較

四、SCMS的主要目的與企業價值

()提升SC的回應速度(縮短的OFP前置時間)與彈性

()降低SC的不確定性

()降低SC的交易成本

()提升SC的資產利用效率

※綠色供應鏈(Green Supply Chain):環境供應鏈(Environmental Supply Chain)

11-5 企業系統未來的演進趨勢

一、整合性的趨勢

二、整合SOAWeb Services的概念

三、利用雲端運算的新概念

四、開源軟體的企業系統

五、整合社群網站

六、整合企業智慧

七、提供行動平台(Mobile Platform)

11-6 通路商供應商策略聯盟(Retails Supplier Partnership, RSP)

一、快速回應(Quick Response, QR)策略

二、持續補貨(Continuous Replenishment, CR)策略

三、供應商管理存貨(Vender Managed Inventory, VMI)策略

()定義

()執行步驟

()優點

()缺點

ORCRVMI的比較

11-7 協同商務(Collaborative Commerce, C-Commerce)

一、何謂協同商務

()定義

()主要目標有下列兩項

二、協同商務的類型

()設計協同商務(Design Collaboration)

()行銷/銷售協同商務(Marketing/Selling Collaboration)

()採購協同商務(Buying Collaboration)

()規劃/預測協同商務(Planning/Forecasting Collaboration)

※協同合作(Collaboration)

11-8 B2B的電子商務

一、B2B電子商務的基本概念

二、B2B的原因與優點

()B2B對採購商的價值

()B2B對供應商的價值

三、電子市集的不同類型

()以不同的主導者來區分

()各種B2B模式的簡介

()以單一產業與跨產業來區分

B2B vs. SCMS vs. C-Commerce

B2BSCMSC-Commerce的比較

五、B2B的演化趨勢

()公開電子市集聯盟式的電子市集私有的B2B的演進趨勢

()B2B的效益來自SCM流程整合而非電子市集的比價與低價

()B2B效益的達成要全面性的整合

11-9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行動的供應鏈管理

一、RFID的基本概念

()定義

()主要架構

()原理

()種類

()如何取代Bar code

()RFID中介軟體

()RFID中介軟體功能

二、RFID的主要運用

()貨品物流的追蹤

()產品的防偽

()門禁管制

()自動收費系統

()防盜

()物品的清點與結帳

三、RFID的特色

RFID與傳統條碼的比較

四、種類

五、RFIDSCM

六、RFID的隱私危害

()RFID可能產生的隱私危害有那些?

()可能的解決方案

七、QR code(Quick Response code)

()定義

()生活中的應用

近距離無線通訊(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FIDNFC的比較

 

第十二章 組織的知識管理與IT

12-1 知識的基本概念

一、知識的主要定義

()定義

()三個涵義

()組織如何透過知識產生價值?

※知識工作者的類型

※推行知識管理的理由:知識管理的主要目的

二、知識的主要特色

※知識的主要特色

※根據知識的特性,三種現代常見的工作型態

三、知識的主要分類架構

()以抽象程度來分:理論知識vs.實務知識

()以可呈現的程度來分:內隱知識vs.外顯知識

()以儲存的單位來分:個人知識vs.集體知識

四、知識的階層性

()資料、資訊與知識的差別

()知識的階層性

※資料、資訊、知識與智慧的階層性

※資料(Data)

※資訊(Information)

※Misinformation

※Disinformation

※知識(Knowledge)

※智慧(Wisdom)

基本資料品質標準的六個主要維度

如何評估資料品質(Data Quality)

12-2 組織知識管理的基本概念

一、組織知識管理的主要定義

二、組織知識管理的促進力量、背景與原因

()21世紀將是個知識經濟的體系時代,由知識掛帥

()知識影響企業重要的存活能力

()知識的潛力無窮,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知識是組織最重要、最難模仿的核心競爭優勢來源

※企業需要推行「知識管理」的理由

12-3 組織知識管理的主要流程

一、組織KM流程的基本觀念:知識管理流程

()組織知識的辨識

()組織知識的外部獲取

()組織知識的內部創造

()組織知識的分享與轉移

()組織知識的利用

()組織知識的儲存

知識管理架構(Knowledge Management Framework, KM framework)

二、組織知識的盤點(Knowledge Audit):知識辨識(Knowledge Identification, KI)

()組織知識盤點的基本概念

()組織的主要知識辨識作法

※專家黃頁

※知識地圖

三、組織知識的外部獲取

()組織知識外部獲取(Knowledge Acquisition)的基本概念

()組織外部知識獲取的背景及主要來源與方式

四、組織知識的內部創造

()組織知識內部創造的定義

()組織知識創造的SECI模式

()SECI知識轉化模型的理論價值

()SECI模型的缺陷

SECI的資訊系統平台:SECI的支援IT

※知識創造的模式分類圖

※知識創造的活動圖

五、組織知識的分享與轉移

()組織知識分享(Knowledge Share, KS)的基本定義

()組織知識分享的主要問題與困難

六、組織知識的利用

()知識利用(Knowledge Utilization/Use)

()重要議題

七、組織知識的儲存:知識庫的規劃與設計

()知識的選擇與過濾(Know ledge Select and Filter):知識選擇的質略觀點

()知識的加工提煉(Knowledge Refinement)

()知識的儲存與擷取(Knowledge Store & Retrieval)

()知識的更新(Update)與重整(Reorganization)

整合支援KM不同流程的IT

知識管理的四個階段與十項步驟

12-4 組織知識管理的主要科技

一、支援KM的資訊科技架構與分類

※支援KMIT分類:知識管理系統

()支援組織整體的知識管理系統(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KMS)

()知識工作者系統(Knowledge Worker System, KWS)

()智慧型技術(Intelligence Technique)

※知識管理系統架構

二、支援不同知識結構的IT

※支援不同知識結構的三大系統

三、結構化知識系統(Structured Knowledge System, SKS)

()定義

()功能

四、半結構化知識系統

()支援結構文件分類與集群的科技:文件探勘

()支援半結構文件的搜尋工具

()支援半結構文件的E-Mail的分類

()支援半結構的串線的分類工具

五、知識網路系統(Knowledge Network System, KNS)

()定義

()支援IT

六、企業入口網站(EIP)

()何謂EIP

()EIP的主要功能與目的:搜內智協個流安出

社會網路書籤(Social Bookmarking)

學習管理系統(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s, LMS)

12-5 智慧型的科技

一、專家系統(Expert System, ES)

()專家系統的基本概念

()專家系統的系統架構:專家系統的核心模組架構

()專家系統對KM的主要支援功能

()類型劃分:專家系統的實務應用

()優點

()缺點

()實例

專家系統和人工智慧的關係

決策支援系統與專家系統的比較

二、案例推理系統(Case-Based Reasonlng, CBR)

()CBR的基本概念

()CBRKM的主要支援功能

三、類神經網路系統(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N)

()定義

()ANN的架構與建立

()ANN的應用

()ANNKM的主要支援功能

類神經網路與專家系統的比較

基因演算法(genetic algorithms)

※模糊邏輯(fuzzy logic)

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人工智慧應用於決策制定與知識管理的主要技術與效益

※AI在各產業上的應用

AI機器人

AI與物聯網的整合與應用

※最可能會及最可能不會被AI替代的工作

混合式人工智慧系統(hybrid AI systems)

※企業智慧與人工智慧的比較

※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 ML)

支援向量機(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

※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 DL)

準確率(Accuracy)

有那些效能評量可以評估卷積神經網路的效能?

那些方式可以改善卷積神經網路模型的預測效能?

Deepfake(deep learning)

※人工智慧學習商業化的主要促動力量

弱人工智慧(Artificial Narrow Intelligence)vs.強人工智慧(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

神經網路因架構問題無法做到很多層,為何Deep learning可以做到很多層? / 為何深度學習的辨識效能較佳?

※機器學習與深度學習的比較

※人工智慧、機器學習、深度學習之間的關係

智慧代理人(Intelligent Agent, IA):軟體代理人 / 自動代理人

()IA的定義

()IA支援KM的主要任務與功能

※供應鏈管理如何應用智慧代理人?

12-6 知識管理的策略與關鍵成功因素

一、編碼化與個人化的KM策略

()編碼化的KM策略(Codification Approach)

()個人化的KM策略(Personalization Approach)

※編碼化的KM策略與個人化KM策略的比較

二、知識管理實施的關鍵成功因素

()在組織文化方面:要有知識導向的文化

()在組織結構與技術方面

()在績效衡量方面

()在專案管理方面

()在目標定義方面

()在酬償制度方面

()在知識儲存方面

()在知識移轉方面

()在管理方面

 

第十三章 資訊管理的投資規劃與實施觀點

IT的投資(IT Investment)

13-1 IT投資效益與生產力關係的矛盾分析

一、效益轉移的問題(Benefit Transition)

二、中間環節阻斷的問題(Problem of Mediating Variables)

()IT投資→IT資源」的問題

()IT資源→IT能力」的問題

()IT能力企業流程」的問題

()「流程績效企業績效」的問題

三、互補資產的問題

四、IT投資的成本低估或效益高估的問題

五、專案成敗的問題

13-2 IT投資的評價分析

一、IT投資方案的資本預算評價法(Capital Budgeting)

()回收期限法(Payback Method)

()投資報酬率法(Return On Investment, ROI)

()淨現值法(Net Present Value, NPV)

二、IT投資的效益衡量分析

()IT 投資的企業價值

()有形效益vs.無形效益

()質化的衡量方法(Qualitative Measurement Approach)

三、IT投資的總擁有成本(Total Cost of Ownership)觀點

()定義

()IT的投資成本包括三大類的總合

四、IT投資的價值限制模式(Limited to Value Model, LVM)觀點

IT投資的價值限制模式

()定義

()IT的投資有下列兩種價值

()IT投資潛在價值(效益)的評估及其障礙

()IT投資價值實現的轉換障礙

()價值限制理論對IT投資評估的主要意涵

13-3 IT投資方向的決定:企業資訊系統策略規劃(Strategic IS Planning, SISP)

一、SISP制訂的主要階段

SISP制訂的主要階段與工作

()策略規劃階段

()企業資訊需求階段

()資源配置規劃階段

()資訊系統專案開發階段

二、SISP的主要方法論:BSPCSF

()企業系統規劃方法論(Business System Planning, BSP)

()關鍵成功因素法(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CSFs)

()CSF如何指導IT的投資方向?

BSPCSF的比較

三、投資組合分析(Portfolio Analysis)

()定義

()有下列幾個引申意涵

IS的四種組合圖

四、計分模式(Scoring Model):計分模型

13-4 IS的實施觀點分析

一、IT投資的主要風險

()組織與環境面風險

()管理面的風險

()技術面的風險

二、IS專案的成敗與影響因素

()IS專案成敗的指標

()IS專案成敗的影響因素

三、組織實施IT的管理與關鍵成功因素

※影響IS專案成敗的主要因素與管理政策

13-5 需求面的觀點:使用者因素的分析

一、科技接受模式(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

()TAM的基本概念

()模型的內容

()TAM的引申意涵

二、使用者涉入與參與模式

()使用者涉入指的是使用者主觀認知的一種心理狀況,包括二個因素

()使用者參與涉入資訊系統引進的過程,至少有下列幾個好處

13-6 專案管理面分析

一、在專案規劃方面

()IS專案規劃的主要工作

()IS專案規劃的主要議題

※專案管理

二、在專案管理方面

()五大流程:五個流程群

()九大知識領域:九大知識領域流程

※在資訊系統的專案管理中必須處理的主要變數:專案管理5個主要的變數

※軟體專案品質管理的處理步驟:工作內容 / 三大過程 / 三大步驟

※人月神話(The Mythical Man-Month)

13-7 IS實施的變革管理與社會技術策略

一、變革管理(Change Management)

※組織變革管理上的主要進行步驟

二、社會技術策略(Sociotechnical Approach)

()社會面

()技術面

13-8 IT的治理

一、IT治理(Corporate IT Governance)的基本概念與背景

()定義

()目的

二、IT治理的最佳實務:COBIT

()主要流程與目標控制點(Contral Objectives)

()資訊應有的品質

()四個IT資源

IT治理與IT管理的比較:監督者vs.執行者

※一家公司的資訊治理需作出的重要決策

 

第十四章 資訊管理的系統開發觀點

14-1 資訊系統不同的開發方法

一、不同的資訊系統開發方法

()資訊部門主導開發

()使用者主導開發

()由組織外部獲取

IS主要不同的獲取方法

14-2 系統開發生命週期法與雛型開發法

一、SDLC的分析

()SDLC方法論的主要特色

()SDLC的主要步驟

SDLC的主要步驟

()SDLC的優缺點

()SDLC進行的時機

※從系統發展生命週期的角度,說明進行資訊系統開發的關鍵成功要素

系統轉換(System Changeover)的各階段分析

系統轉換(System Conversion)

※黑箱測試(Black Box Testing)Zero-Knowledge Penetration Test / Zero-Knowledge Testing

※白箱測試(White Box Testing)

二、雛型開發法(Prototype)

()雛型開發法的主要步驟

()雛型開發法的主要特點與優勢

()雛型開發法的優點

()雛型開發法的缺點

()雛型開發法的適用時機

14-3 快速的系統開發法:RADCBDWeb Service

一、快速應用系統開發法(Rapid Application Deve1opment, RAD)

二、元件為基礎的開發方法(Component-Based Develpment, CBD)

三、Web Service的基本概念

()Web Service的基本定義

()Web Service的主要標準與架構

()Web Service標準協定的架構與互動流程

()Web Service的主要問題

共同應用系統設計(Joint Application Design, JAD)

14-4 使用者自建系統與Enterprise 2.0

一、使用者自建系統(End User Computing, EUC)

()定義

()優點

()缺點

二、企業2.0(Enterprise 2.0)Web 2.0在企業內部的應用

()工作流程的管理

()行銷與客服的應用

()R&D上的應用

()在人力資源管理上的應用

社會網路行銷(Social Network Marketing)

企業2.0SLATES的架構

電腦輔助軟體工程(computer-aided software engineering, CASE)

14-5 資訊系統的委外分析

一、資訊系統委外的基本概念

()定義

()內容

二、委外的優點

()資源與能力方面

()成本與風險方面

三、委外的缺點

()內部知識與能力方面

()委外承包商品質與能力方面

()雙方的合作方面

※資訊業務委外的優缺點

四、委外的時機與範圍

()競爭優勢的核心能力

()高專屬性與獨特性

()高策略機密性

()高交易成本與不確定性

五、委外的關鍵成功因素

六、委外承包商的選擇

委外承包商的選擇因素:資訊委外的決策因素

※外包程序:如何進行委外作業?

政府機關有那些類型的資訊業務可以委託民間資訊服務業者辦理?

組織如何做好委外控管,確保資訊隱私安全與預防攻擊事件?

電子化委外(e-Outsourcing)

應用服務供應商(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 ASP)

※軟體租賃(Software Lease)

ASP模式與SaaS模式的差異

On-SiteASPSaaS模式的比較

傳統的委外與電子化委外的比較

傳統資訊委外服務與雲端運算的比較

海外軟體委外(offshore software outsourcing)

※服務水準協定(Service Level Agreement, SLA)

※操作水準協定(Operational Level Agreement, OLA)

※服務水準協定(SLA)與操作水準協定(OLA)的比較

14-6 雲端運算架構的隨選訂閱

一、雲端運算vs.委外

傳統的委外、應用服務供應商與雲端運算的比較

二、雲端運算採用的主要原因與優點

()快速提供性(Rapid Provision)

()資本支出降低性(Capital Cost Reducing)

()彈性(Flexibility)

()可擴充性(Scalability)

()品質可靠性與安全性(Quality Reliability and Security)

()降低管理負擔與成本(Reducing Management Loading)

()設備與地點的取得性(Device & Location Independence and Accessibility)

三、雲端運算採用的缺點與風險

()不可掌控性(Loss Control)

()鎖住性(Lock-in)

()隱私權風險(Privacy Risk)

()散失量身訂製的適合性(Customized Fitness)

()系統升級改變的問題(Upgrade & Change Problem)

()可靠性與安全性問題(Reliability and Safety Problem)

四、軟體與服務模式:內部系統與外部雲端的混合模式

※內部軟體(Software)與外部雲端服務(Service)整合的混合性平台

五、雲端對企業與產業所產生的衝擊

()雲端運算對企業MIS的衝擊

()IT人員的影響

()對產業所產生的衝擊

六、不同資訊系統開發方法的比較

※資訊系統開發方法的比較

14-7 CMMI:軟體開發能力與成熟度模式

一、軟體能力成熟度模式(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CMM)的基本概念

()CMM的定義與簡介

()CMM的主要利用目的

()CMMI(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

二、CMMI的主要架構

()CMMI的五個成熟度層級

()CMMI的主要架構

CMMI 的主要架構包括底下四大部分

()表述方式

※連續式表述(Continuous representation)

※階段式表述(Staged representation)

※連續式與階段式的比較

CMMI模式架構

※CMMI流程領域

CMMI成熟度等級:CMMI四大層級的KPA(關鍵程序領域)

三、CMMI的引申意涵

()提高軟體開發的生產力與品質

()軟體開發程序的制度化、透明化與標準化

()避免工作的重複

()避免錯誤的再犯

※網站效能指標

※在網站前端提升網站效能的方法

 

第十五章 其他

※公文電子交換處理流程

※推動公文電子化系統的優點

※推動公文電子化系統的缺點

※政府數位治理

※循證決策(Evidence-based Policy Making, EBPM)

※社會企業(Social Business)

※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

※社會企業增進社會資本的主要方式

NoSQL(Not Only SQL)

※政府資料開放(Open Government Data)

※目前推動開放資料政策所遇到的問題

※取得與使用開放資料是否需要付費?授權的方式和限制是什麼?

※開放資料的五星等級

※政府資料開放(Open Government Data)

Big DataOpenData的比較

個人資料自主運用(MY DATA)

JSON(JavaScript Object Notation)

個人可識別資訊(Personally Identifiable Information, PII)

去識別化(De-identification)

※PII去識別化過程政府機關遂行個人資料去識別化過程應有的具體作為

※去識別化技術的實作方法

L多樣性(L-Diversity)L-多樣

※獨特的多樣性(Distinct L-diversity):不同L-多樣

※熵的多樣性(Entropy l-diversity):熵L-多樣

※遞迴的多樣性(Recursive(c, l)-diversity):遞迴(c, l)-多樣

※資料遮罩(Data Masking, D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cksaleok 的頭像
    jacksaleok

    國考資訊處理工作室(高考二級資訊處理/高考三級資訊處理/調查局三等/關務人員三等/地方特考三等)

    jacksaleo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